食蚁兽(拉丁学名:Myrmecophagidae),哺乳动物,仅3属4种,分布于美洲。吻部尖长,嘴管形;舌可伸缩,并富有粘液,适于舐食昆虫;耳小而圆;前肢力强,第三指特别发达,并呈镰刀状的钩爪,后肢4~5趾亦具爪;头骨细长而脆弱,无齿。喜食蚂蚁、白蚁及其他昆虫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蚁兽头骨长而大致呈圆筒状,颧骨完全,长的鼻吻部有复杂的鼻甲。齿骨细长,无齿。蠕虫状的长舌能灵活伸缩,且舌上富有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和腮腺分泌物的混合粘液,用于粘取海量的蚁类。这类发达的腺体坐落于颈部。前肢有力,第三趾粗大,长着强而弯曲的爪,其余各趾缩小。地栖的大食蚁兽用指关节及弯曲的趾行走,而小食蚁兽,即二趾食蚁兽和环颈食蚁兽完全或部分过着树栖生活,步行时,前肢靠带弯爪的内向趾背着地。食蚁兽体型大小相差悬殊,小食蚁兽大小似松鼠,不过350克,而大食蚁兽重达25公斤。大食蚁兽全身有长而粗的毛,毛色棕褐色,尾部肥大、多下垂的长毛,而其他树栖类型身上和尾部的毛均较短,且尾有抓挠能力。宠物的性格特征
食蚁兽不温不火,动作迟钝,但有非常好的嗅觉宠物的喂食要素
一头食蚁兽的舌头能惊人地伸到60厘米长,并能以一分钟150次的频率伸缩。舌头上遍布小刺并有很多的粘液 [1],蚂蚁被粘住后将没办法逃脱。食蚁兽食量非常大,一次可食一磅(454克)重的蚂蚁,在抑制蚁害方面有益。它全身毛不少,呈棕褐色,皮肤又硬又厚,以致不怕猛兽的尖齿利爪 [1]。一头食蚁兽在一个蚁穴中只吃140天左右的蚂蚁,吃完后就离开再另换一个蚁穴。靠这种食用方法,它可以保证自己领地内蚁穴中的蚂蚁存活下去,以便它长期有蚂蚁可食。食蚁兽
食蚁兽
食蚁兽不温不火,动作迟钝,但有非常好的嗅觉,靠鼻子嗅出蚁穴,再用利爪把蚁穴弄开,它们一直十分小心,使蚁穴不至于被完全破坏。